為進一步強化教師科研選題能力,賦能學術研究與項目申報工作提質增效,7月9日下午,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行知樓402室成功舉辦“智匯馬院·贛職有約”特聘教授第二期沙龍活動。

本次活動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謝春紅教授緊扣“科研選題的邏輯與方法”核心議題,以“如何精準選題”為切入點展開深度探討。謝春紅教授開宗明義地指出,選題作為科研工作的“起點工程”,直接決定研究方向的科學性與最終成果的質量層次。她系統梳理并分享了科研選題的核心原則:一方面,選題需緊密錨定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區域發展關鍵難題及學科前沿動態,精準對接各類項目申報指南;另一方面,要充分結合研究者自身的研究積累與學術優勢,始終堅守科學性、創新性與實用性的三重核心要求,確保選題既具理論價值又能回應現實關切。
在實操指導層面,謝春紅教授層層深入拆解選題方法:從文獻研讀階段的“問題挖掘技巧”,到選題論證環節的“邏輯框架構建”,再到項目申報過程中的“材料優化策略”,形成一套完整的實操體系。同時,她結合多個典型案例進行“多維診斷”,生動剖析了選題中常見的“脫離現實需求”“重復低效研究”“邏輯鏈條斷裂”等誤區,為教師們提供了清晰的避坑指南。互動環節中,在場教師結合自身研究領域積極提問,謝春紅教授針對“區域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研究如何對接國家戰略”“思政課教學改革類選題的創新突破口”等具體問題逐一精準回應,現場思辨氛圍熱烈,思想碰撞不斷。
此次沙龍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教師們筑牢了科研選題的能力根基,更在厘清科研邏輯主線、提供實操路徑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謝教授的系統講解與針對性指導,教師們既深化了對“選題要緊扣時代脈搏、立足自身優勢”的認知,也掌握了從現實問題中提煉研究課題、用科學邏輯論證選題價值的實用方法。
作為學校“科研能力提升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沙龍的啟示意義深遠。其一,它彰顯了學校對教師學術成長的精準賦能——通過“請進來”的方式,將前沿研究經驗與本土教學科研需求深度融合,為教師搭建了高效的學習交流平臺;其二,為馬克思主義學院乃至全校的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即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與“需求導向”相統一,推動學術研究從“象牙塔”走向現實場域,讓科研成果真正服務于國家發展、區域建設與人才培養;其三,系列沙龍的持續推進,將進一步凝聚起全校教師的科研合力,助力形成“選題有方向、研究有方法、成果有價值”的學術生態,為學校打造高素質科研師資隊伍、提升整體學術影響力注入持久動力。
學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推進“智匯馬院·贛職有約”系列沙龍,通過邀請更多領域專家傳經送寶、組織跨學科研討交流等形式,不斷為教師科研能力進階賦能,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學術支撐。
(撰稿:李玲玲;圖文編輯:任磊;責任編輯:溫春燕;初審:劉丹;復審:李琪;主審:曾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