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7月7日,贛州職業技術學院“儲力前行”助農團深入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儲潭鎮開展了為期七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全面總結此次儲潭社會實踐的歷程及成果,科學布置好實踐的收尾工作,7月8日下午,“儲力前行”助農團于儲潭鎮白澗村村委會與儲譚鎮政府領導開展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總結匯報座談會。
成果匯報:多維實踐顯成效,專業賦能鄉村興
座談會上,助農團負責人黃遙遙對本次實踐活動進行了全面總結匯報,內容涵蓋產業及農旅資源調研、勞動實踐淬煉、稀土研學參觀、文明實踐服務等多個關鍵領域。園林組負責人章鵬輝則聚焦實踐服務的可視化成果展開展示,其中包括景觀節點提升意向圖設計、《白澗村產業及旅游資源調研報告》、抖音媒體宣傳成果、《儲潭鎮宣傳片》,以及文明實踐站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和防溺水宣傳活動等豐富內容,全方位呈現了助農團的實踐成效。
在景觀節點提升工作中,助農團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精準鎖定儲潭鎮的核心產業及重要自然資源景點——藍莓基地、鄉道農田區、白澗灘草甸、白澗灘農家樂、田心村研學基地,精心設計出景觀節點提升意向圖,為儲潭鎮鄉村景觀質量提升提供了新思路。其中,田心村研學基地通過實地觀察發現,基地的游覽路線功能缺失,未形成閉合環線,影響游客體驗,人流量大時還有人群避讓上的風險,其左側原始山體地形荒野生長,可供設計開發。意向設計思路為豐富研學基地的游線,設計林下小路,主干道打造行人出入參觀的合理路線;利用高差,在建筑前打造休憩樹池;左側山體規劃了一個蜿蜒的林間小道,周圍生長的樹木形成天然屏障,可以遮擋陽光的同時營造出幽靜寧人的私密環境。

圖為景觀節點提升匯報示例——田心村研學基地景觀質量提升意向
勞動鍛煉環節,團隊積極參加藍莓基地夏季修枝、蘑菇基地草菇采摘等實踐服務。在勞作過程中,成員們不僅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提升了自身實踐能力,還切實為農業基地緩解了農忙時節的壓力,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雙向賦能。

圖為藍莓基地工作人員在講解修枝要點
文明實踐服務方面,助農團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他們在熱鬧的集市上支起“防溺水安全及環保宣傳攤”,憑借精心設計的防溺水安全知識宣傳扇,既為鄉親們送去了夏日的清涼,又筑牢了大家的安全防線。同時,通過破冰游戲、舞蹈教學、防溺水知識有獎問答、手工創作等活動,為留守兒童帶來了滿滿的快樂,為他們的平安童年保駕護航。

圖為助農團文明實踐服務合影
此外,助農團還將在儲潭鎮的調研材料整理成調研報告,制成短視頻,并通過抖音、小紅書及新聞媒體等多個平臺進行廣泛宣傳,全方位助力傳播儲潭故事。
總結分析:總結討論明方向,優化提升再發力
活動經歷及成果匯報結束后,指導教師羅夏琴匯報總結了團隊在討論中所發現的工作不足之處,并指導團隊繼續完善《白澗村產業及旅游資源調研報告》,針對儲譚鎮重點產業如蘑菇基地、畜牧基地、核心自然景觀做專項宣傳報道,用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展望未來:肯定成果促合作,共繪鄉村新藍圖
儲潭鎮副書記對“儲力前行”助農團在此次為期七天的“三下鄉”實踐活動中的努力付出和優質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助農團從實踐啟動到完結匯報,始終斗志昂揚,全力以赴,實踐安排有條不紊,實踐效果符合預期。希望助農團以此為起點,與儲潭鎮在農業發展、人才培養、地方宣傳上開展長期的校地合作,并鼓勵助農團的學生成員,永葆鄉土情結,不斷精進自身能力,發揮專業優勢,扎根農村,為基層發展提供堅實力量。
助農團對儲譚鎮政府對本次實踐活動的全力支持表示了衷心感謝,紛紛表示此次“三下鄉”實踐之旅充實而又意義深遠,既是專業能力的歷練,又錘煉了服務三農的意志,是將課堂搬進田間地頭的真實寫照,更是青春路上的一筆寶貴財富。

圖為助農團與儲譚鎮政府領導匯報交流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總結匯報座談會的順利召開,系統梳理了實踐歷程和成果產出,讓團隊成員總結了工作經驗,認識到了工作中的不足。未來,助農團將結合會上建議,接續完善調研報告,深化實踐精神,在今后的鄉村實踐中爭取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撰稿:曾嘉偉、羅夏琴;團隊:“儲力前行”助農團;圖文編輯:任磊;責任編輯:溫春燕;初審:巫健;復審:李琪;主審:曾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