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深化思政課程教學改革,讓理論教學緊密貼合實際,增強課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6月16日至17日,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宋華、劉苑冬、范美琪赴安遠開展調研活動。此次調研聚焦“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特色經驗和做法、鄉村振興發展案例”兩大核心主題,旨在通過實地走訪、深入交流,挖掘基層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為思政課堂注入鮮活素材。
調研首日,調研組一行與安遠縣生態環境局、安遠縣林業局、三百山生態保護基金會等單位展開了一場意義非凡的座談會。座談會上,氣氛熱烈而融洽,相關部門負責人化身“經驗講述者”,將安遠縣在生態文明建設道路上的探索與實踐娓娓道來。

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安遠縣立足自身實際,構建了一套科學完善的生態保護體系。從嚴格的環境監管制度到廣泛開展的生態環保宣傳活動,從對重點生態區域的精心保護到對生態破壞行為的堅決打擊,每一個環節都彰顯著安遠縣守護綠水青山的堅定決心。相關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如何通過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激勵企業和群眾積極參與生態保護,讓生態保護者得到實實在在的回報,形成了全社會共同參與生態建設的良好局面。
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安遠縣充分發揮生態優勢的引領作用,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美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等綠色產業。在生態農業方面,積極推廣有機種植、綠色養殖技術,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品牌,不僅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還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在鄉村旅游方面,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內涵,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結合,開發出了一系列獨具魅力的旅游項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時,安遠縣還注重因地制宜實現產業資源整合。通過加強產業規劃引導,打破區域和行業界限,將分散的產業資源進行整合優化,形成了規模化、集約化的產業發展格局。例如,在林業產業發展中,將林下種植、森林旅游等產業有機結合,實現了產業間的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提高了產業的整體效益。
座談結束后,調研組一行又馬不停蹄地前往“客且留下”、東生圍等地進行實地參觀。在“客且留下”,那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讓教師們深刻感受到了生態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青山綠水間,錯落有致的民宿點綴其中,游客們在這里盡情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體驗著鄉村生活的寧靜與美好。而在東生圍,這座古老的圍屋見證了歲月的滄桑變遷,也承載著安遠縣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教師們在這里不僅領略到了傳統建筑的魅力,更感受到了安遠縣在保護歷史文化與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有機結合。

近年來,安遠縣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充分利用自身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和經多年努力厚植的生態優勢,精心雕琢“東江翡翠”,奮力建設“美麗安遠”。如今,安遠縣的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山更綠了,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
此次調研,猶如一座橋梁,將思政課堂與基層實踐緊密相連。教師們紛紛表示,安遠縣在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協同推進方面的創新探索,為思政課教學提供了最鮮活的教材。在今后的教學中,她們將把這些生動的案例和深刻的思考融入課堂,用最接地氣的語言、最真實的案例,為學生闡釋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等重要理念,讓思政課真正講深、講透、講活,引領學生讀懂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壯闊篇章。
(撰稿:范美琪;圖文編輯:任磊;責任編輯:溫春燕;初審:劉丹;復審:李琪;主審:曾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