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新生入學教育質量,筑牢育人根基,9月12日,信息工程學院組織開展2025-2026學年“新生開學第一課”集體備課活動。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劉平,副院長高勛、夏奔及全體專職輔導員、學業導師與青年教師代表參會,圍繞新學年新生入學教育課程設計優化、教學實施路徑完善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研討,為后續入學教育工作精準施策奠定基礎。
本次說課活動采用隨機抽簽機制,遴選2名專職輔導員與3名學業導師進行現場說課展示。展示環節中,授課教師以新生成長需求與專業培養目標為雙導向,從課程目標、內容結構、教學邏輯、創新設計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


在隨后的點評環節中,劉平肯定了此次活動成效,并結合教育教學規律與學院育人目標提出三方面改進建議:其一,強化課程內容及格式規范統一。指出當前課程框架與核心要點雖有共識,但內容呈現差異大、無統一標準,影響視覺效果,后續需明確設計與呈現要求,保障工作嚴謹性;其二,要求專職輔導員聚焦學生生活與能力引導。既要幫助新生熟悉校園、建立規律生活,也要引導其掌握溝通方法、獨立解決問題,筑牢育人人文基礎;其三,強調學業導師需發揮專業優勢。通過解讀培養方案、傳授學習方法、對接競賽資源、分析行業趨勢、分享就業去向、介紹提升渠道,為新生搭建成長階梯,體現專業教育前瞻性與實用性。
活動最后,學院就后續工作推進提出明確要求:一是要建立“學生管理+專業教學”協同聯動機制,明確兩條工作線的職責邊界與協作流程,杜絕責任推諉,推動信息互通、資源共享;二是要以試點改革為契機,堅持問題導向與效果導向,細化工作方案,真正以“細節把控”提升育人質量,推動學院教育管理服務工作邁向新臺階。
此次說課活動的開展,不僅為新學年新生入學教育的有序推進提供了實踐指引,更深化凝聚了“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共識,充分彰顯信息工程學院在教育教學改革與高素質人才培養領域的持續探索及創新實踐。
(撰稿:王觀燕;圖文編輯:任磊;責任編輯:溫春燕;初審:王明瑞;復審:李琪;主審:曾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