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升思政課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實踐素養,7月21日至27日,贛州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教師赴湖南師范大學開展教學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本次研修以“理論學習+現場教學+實踐研討”相結合的模式,依托湖南豐富的紅色資源與教育實踐成果,為思政課教師搭建學習交流平臺,助力思政教育提質增效。


7月22日上午,研修班開班儀式在湖南師范大學舉行。本次研修邀請了多位深耕思政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授課,為學員帶來前沿的教學理念與實踐經驗。

湖南師范大學教授、經濟學博士唐未兵以《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題,結合豐富案例闡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教育領域的踐行路徑,為思政課教師提供了理論指導與教學思路。

湖南師范大學講師、第三屆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二等獎獲得者楊蕾,圍繞“大思政課”視域,分享了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設計與實施的案例,為學員打開了實踐教學創新的思路。

教育部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負責人、湖南師范大學教授鄧驗帶來《思想政治理論課“金課”建設創新與實踐》專題講座,從課程設計、教學方法、評價體系等方面,闡述了打造思政“金課”的具體路徑。

湖南師范大學教授、校團委兼職副書記邢鵬飛以《從目標到成果——教學競賽備賽中的關鍵節點與突破策略》為題,結合自身經驗,為學員詳細解析了教學競賽中的重點與難點,提供了實用的備賽方法。

在湘江新區城市規劃館,學員們直觀感受區域發展的蓬勃活力,了解新時代城市建設與民生發展的成就,將理論學習與現實發展緊密結合。

湖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羅薇帶領學員走進毛澤東與第一師范紀念館,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步伐,重溫青年毛澤東在此求學、工作的經歷,理解“欲栽大木柱長天”的教育理想與責任擔當。

橘子洲頭,學員們佇立在青年毛澤東雕塑前,重溫“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豪情壯志,感悟青年一代的責任與擔當,思考如何引導青年學子樹立遠大理想。

在韶山毛澤東故居和花明樓劉少奇故居,學員們循著偉人足跡,通過珍貴文物與歷史場景,深切感悟革命先輩的家國情懷與奮斗精神,體會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湖南省博物院的現場教學中,學員們實地探尋湖湘文化的悠久歷史與獨特魅力,從傳統文化中挖掘思政教育的豐富素材。在楊開慧故居,青瓦白墻訴說著革命先烈的崢嶸歲月,映照著堅守信仰、不屈斗爭的英勇身影,為思政課堂增添了鮮活的“精神教材”。

七天的研修內容豐富、節奏緊湊,通過專題講座、紅色基地現場教學及分組研討,深度交流思政教育創新路徑。教師們圍繞“大思政課”建設、紅色文化融入課堂等議題碰撞思想,學習借鑒湖師大“移動課堂”教學模式。

大家紛紛表示,此次研修不僅拓寬了教學視野,更獲取了豐富的實踐素材和教學方法。接下來將把所學所悟融入思政課堂,將紅色基因、時代精神、文化底蘊轉化為生動的教學內容,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將所學所思所悟轉化為立德樹人的源頭活水,讓思政課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實效性。
(撰稿:段月紅;圖文編輯:任磊;責任編輯:溫春燕;初審:劉丹;復審:李琪;主審:曾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