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加快推進江西省“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進程,近日,贛州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鐘微、陶芷婷、李琪、謝春齡等為主創的教學團隊前往贛州龍南市,依托《紅色文化》課程,以“紅色硬幣映初心信仰薪火啟新程”為主題,并聯合《長征組歌》劇組進行編創排演,精心打造“專題+藝術”特色思政課。

課程以一枚蘇維埃硬幣為載體,通過實地走訪,采用舞蹈、歌曲、朗誦的藝術形式,構建起富有感染力的教學場景。教師帶領學生實地走訪龍南市金盆山戰役舊址、紅軍被俘關押地月屋圍及煙園圍。學生通過聆聽這枚蘇維埃硬幣持有者的后代深情講述紅色故事,學唱紅色歌曲《當兵就要當紅軍》,深刻感受到了“軍民魚水情”和“革命理想高于天”“廉潔奉公”等革命精神品質。同時,通過舞蹈《紅色記憶》、歌曲《告別》、朗誦《薪火相傳——新青年的使命》等,生動詮釋了革命信仰的傳承,激發了學生對本土紅色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厚植了家國情懷,強化了“強國有我”的使命擔當,實現從歷史感悟到行動踐行的認知升華。


學生鄧玥在課后說道:“這次思政課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禮,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要以信仰鑄魂,厚植專業情懷,學習革命先輩為人民利益舍生忘死的精神,在專業學習中樹立“科技興農、強農有我”的志向,將個人理想與解決農業“卡脖子”技術、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相結合,用青春熱血詮釋新時代農業學子的信仰擔當。”

本課程打破傳統思政課的單向灌輸模式,以藝術為載體、以情感為紐帶、以信仰為內核,讓革命歷史“有形、有感、有效”,引導青年學子在藝術體驗中厚植家國情懷,以專業能力踐行“強國有我”的使命擔當。贛州職業技術學院將繼續扎實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積極探索思政育人,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
(撰稿:陶芷婷、鐘微;圖文編輯:任磊;責任編輯:溫春燕;初審:劉丹;復審:李琪;主審:曾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