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紅色基地,青年賦能鄉村振興
校企共建紅色基地,青年賦能鄉村振興
7月1日,材料工程學院“鄉村振興先鋒隊”正式開啟為期7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支以“青春筑夢鄉村行,材料匠心助振興”為口號的團隊,首站抵達上堡鄉竹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天選贛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共建背景下,將紅色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實踐深度融合。
首日活動涵蓋安全知識宣講、民宿直播助農、農事體驗及紅色研學助銷等多元內容,展現出新時代青年學子的責任擔當。其中建筑消防技術專業學生依托專業所長,在安全知識宣講中融入建筑消防實踐,成為活動亮點。
安全知識入鄉村,筑牢生命防護網
上午,“鄉村振興先鋒隊”于上堡鄉竹溪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安全知識宣講。團隊成員結合“天選贛南”教育基地“安全保障”的核心要求,圍繞防詐騙、防溺水、消防安全三大主題,通過案例講解與實操演示相結合的方式,為鄉親們帶來實用技能培訓。
在防詐騙環節,隊員以“養老詐騙”等真實案例,拆解詐騙分子的慣用伎倆,現場發放自制的《鄉村防詐手冊》;防溺水宣講中,重點強調暑期兒童監護要點;消防安全板塊則包含火災逃生、心肺復蘇術、滅火器實操及海姆立克急救法技能教學,村民們積極參與模擬演練,竹溪村李大叔在實際體驗后表示:“這些知識太有用了,關鍵時刻能救命!”
直播助農促增收,梯田民宿煥新顏
中午時分,團隊轉戰木梓排民宿,為上堡梯田民宿集群開展直播宣傳。隊員們親身體驗分享,通過鏡頭展示梯田云海景觀與民宿特色客房。直播過程中,隊員們紛紛化身“梯田推薦官”,介紹民宿周邊的紅色景點與特色農產品。
此次直播活動呼應了“天選贛南”基地“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目標,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助農動能。民宿經營者李阿姨感慨:“大學生們就是有創意,希望他們常來!”
農耕體驗悟初心,紅色研學助產銷
下午,團隊走進上堡梯田開展農事實踐,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李委員的指導下學習插秧技巧,彎腰躬身間體悟“粒粒皆辛苦”的深意。稻田摸魚環節中,隊員們與村民協作配合,在歡聲笑語中感受農耕文化的魅力,這正是“天選贛南”所倡導的“不少于2小時勞動體驗”的生動實踐。
夜幕降臨,團隊來到上堡紅色文化研學基地,協助鄉政府進行農產品宣傳。隊員們借助直播平臺,著重介紹了金銀花茶、萬長山紅茶、上堡高山香水檸檬以及上堡黃元米果等特色農產品,詳細闡述了它們的優勢,有效助力農產品的銷售。在直播中隊員們紛紛展示才藝,一展歌喉,吸引大量人氣。
實踐團隊創新性地融合“文藝創作”“鄉村振興”和“紅色教育”三大維度,踐行勞動實踐與鄉村振興的深度結合,并通過文藝創作進一步強化“傳承紅色基因”的教育核心?;貎鹊摹凹t色榮譽墻”激發了隊員們的使命感,隊長黃燕金表示:“作為‘天選贛南’的結緣學員,我們有責任讓紅色土地上的優質農產品被更多人看見?!?/p>
校企共建聚合力,紅色基因代代傳
此次活動依托贛州職業技術學院與“天選贛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共建平臺,將實踐教學與紅色教育深度融合。尤其是將建筑消防技術專業融入‘三下鄉’,既讓學生在鄉村實踐中檢驗專業所學,也為革命老區的安全宣傳提供支持,這正是‘天選贛南’愛國主義教育與專業育人融合的生動體現。
“天選贛南”運營方負責人李委員表示:“大學生們通過‘低門檻加入、嚴過程實踐、長跟蹤成長’的模式,在鄉村振興中踐行愛國主義精神,正是基地‘淬煉真金’教育理念的體現。”
未來六天,“鄉村振興先鋒隊”將繼續開展志愿服務、社會實踐活動,讓青春之花在贛南紅土地上絢麗綻放。
(撰稿:賴毓峰;圖文編輯:任磊;責任編輯:溫春燕;初審:劉書友;復審:李琪;主審:曾衛平)
版權所有:贛州職業技術學院 贛ICP備20002229號-1 贛公網安備 3607010200011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