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6月25日上午,動物科學學院黨總支在黨員活動室舉辦了“軍魂鑄就畜力,牧心傳承使命”專題黨課活動。本次活動特邀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嚴來祥、李健同志講授專題黨課,學院全體師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參加了本次活動。


紅色傳承:軍魂熔鑄信仰力量
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劉燕娜在致辭中強調,此次黨課是學院深化黨員教育、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舉措,旨在通過老兵親歷者的講述,讓紅色基因融入師生血脈,為學院“畜力牧心”黨建品牌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在黨課講授環節,嚴來祥同志以《第一枚軍功章》為題,深情回憶了1979年攻打友誼關關口的戰斗經歷。他手持珍藏的軍功章,講述戰士們在黑夜中跋涉、在槍林彈雨中構筑人梯的壯烈場景。“當后勤擔架隊冒著炮火將負傷戰友抬下火線時,信仰二字千鈞分量?!眹览蠑刀冗煅?,現場響起持久掌聲。
李健同志以《軍魂驅動我前進》為題,分享了轉業后自費行程2萬余里、連續9年尋找28位烈士家屬,替犧牲戰友盡孝、補全烈士英名的感人歷程。他展示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每位烈士的籍貫、犧牲經過和家屬聯系方式,“每當看到烈士母親接到通知書時顫抖的雙手,我就覺得再苦再難都值得。革命精神不是口號,而是用行動守護英烈的尊嚴,用傳承告慰犧牲的戰友。”李健同志被授予“區最美退役軍人”“章貢好人”“贛州好人”等榮譽稱號的事跡,讓在場師生數次落淚。


精神共鳴:互動交流激蕩初心
在互動交流環節,現場氣氛莊重而熱烈,師生黨員代表圍繞革命精神傳承、黨性修養提升等主題踴躍提問,兩位老兵以親身經歷為教材,為青年一代上了一堂生動的初心教育課。
黨員教師提問:“在和平年代,我們該如何傳承革命精神?”李健同志深情回應:“革命精神并非遙不可及的口號,而是具象化為每一次堅守與奉獻。正如我堅持九年為烈士尋親,你們在科研攻關中攻克‘卡脖子’技術,在鄉村振興中深耕田間地頭,用專業服務‘三農’,這便是新時代革命精神的傳承?!彼M一步闡釋,“軍人的使命是保家衛國,教師的擔當是立德樹人,本質都是將個人價值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中。”
學生入黨積極分子提問:“以您們的經歷來看,青年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成長過程中容易出現哪些問題?有何建議?”嚴來祥同志以長者之姿諄諄教誨:“青年同志需謹記三點:一要端正入黨動機,入黨絕非謀取個人私利或職務晉升的途徑,而是選擇以‘共產黨員’身份踐行初心;二要牢記入黨誓詞,‘永不叛黨’四字重若千鈞,需以黨章黨紀為鏡,時刻自省自警;三要扎根群眾實踐,學會用‘群眾語言’開展工作,在服務中錘煉黨性?!?/p>


為表達對革命先輩的意,學生代表屈思成、俞金貝向兩位老兵敬獻鮮花,象征著青年一代對革命先輩的崇高敬意。俞金貝同學動情地說:“這束鮮花不僅代表我們的敬意,更象征著革命精神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苯處煷碇軡M平向兩位老兵贈送定制筆記本和紀念獎杯,水晶獎杯上鐫刻的“無悔從軍路,退伍不褪色”十個大字熠熠生輝。
使命擔當:砥礪奮進新征程
在總結發言中,劉燕娜圍繞“畜力牧心”黨建品牌,深刻闡述了革命精神與專業發展的內在聯系。她指出:“畜力”是專業根基:“畜牧行業承載著鄉村振興的重任,正如當年戰士們守護國土一樣,我們要以專業力量守護糧食安全,用科技賦能產業升級?!薄澳列摹笔屈h性錘煉:“革命精神是攻堅克難的傳家寶。嚴來祥同志的戰斗故事告訴我們,軍魂是生死考驗中的堅守;李健同志的事跡證明,使命是平凡崗位上的奉獻。這種精神必須融入‘牧心’工程,成為師生內心的價值坐標?!眲⒀嗄鹊闹v話引發全體師生強烈共鳴。黨員教師楊宇宸表示:“以前覺得革命精神離我們很遠,但今天明白,它就像畜牧業的‘良種培育’,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傳承?!?/p>
活動最后,全體與會人員與兩位老兵合影留念。本次“七一”專題黨課以“軍魂”鑄魂以“牧心”育人,不僅是一堂生動的黨史教育課,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為全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補足精神之鈣。動物科學學院黨總支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深化“黨建+”工作模式,以紅色基因賦能學科發展,引導師生在鄉村振興、科技創新中書寫新時代“畜力”答卷,讓革命精神在服務“三農”的實踐中煥發新的生命力。
(撰稿:周滿平;圖文編輯:任磊;責任編輯:溫春燕;初審:劉燕娜;復審:李琪;主審:曾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