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推動專業建設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6月14日,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程東升、大數據教研室主任曹維一行來到贛州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就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及教師發展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交流。贛州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劉平、黨總支書記王明瑞、副院長夏奔、辦公室主任朱云及各專業教研室主任全程參與,雙方圍繞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主題,共商合作路徑,共謀育人良策。

交流伊始,劉平代表學院對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系統介紹了學院的發展沿革與辦學特色。作為學校重點建設的工科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聚焦“數字江西”“智慧贛州”戰略需求,開設大數據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軟件技術、云計算技術應用、物聯網應用技術等5大核心專業。“當前,學院正以‘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改革為抓手,著力破解產教融合深度不足、課程內容與產業技術迭代脫節等問題。”劉平表示,此次交流既是向兄弟院校學習先進經驗的寶貴機會,也期待雙方能在專業建設、資源共建等方面達成更多共識。
隨后,信息工程學院各專業教研室主任結合本專業實際,圍繞人才培養中的具體問題與深信院專家展開“面對面”交流。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大數據教研室主任曹維結合該校大數據技術專業建設經驗:“企業真實項目可通過‘校中廠’‘項目工坊’等模式引入課堂,建議建立‘企業導師庫’,定期開展項目化教學;課程案例更新需建立‘行業專家+校內教師’聯合組編機制,確保教學內容與產業技術同步迭代。”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程東升則從頂層設計角度提出建議:“復合型人才培養需打破傳統專業壁壘,可通過‘主專業+微方向’課程模塊、跨專業綜合實訓項目等方式,強化學生跨領域協作能力。”

交流尾聲,程東升以“動態調整、產教協同”為關鍵詞,系統分享了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人工智能學院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核心流程。據介紹,其方案修訂堅持“三對接”原則——對接國家專業教學標準、對接區域產業人才需求、對接企業崗位能力要求,通過“行業調研(每年2次)—企業專家論證(核心企業參與)—課程體系重構(動態調整)—實施效果追蹤(畢業生跟蹤反饋)”四階段閉環管理,確保人才培養與產業升級同頻。該流程中“企業需求清單—課程轉化—教學驗證”的轉化機制,為贛州職院優化專業建設提供了可復制的操作指南。
此次交流氣氛熱烈,討論務實高效。王明瑞在總結時表示:“深信院的先進經驗為我們打開了專業建設的新思路,特別是在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產教融合機制創新等方面的實踐,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下一步,我們將結合學院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推動交流成果落地見效。”
此次交流不僅是兩校專業建設的“經驗互通”,更是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發展的“同心共向”。未來,雙方將以此次交流為起點,持續深化合作,攜手探索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為“技能中國”建設注入新動能。
(撰稿:王觀燕;圖文編輯:任磊;責任編輯:溫春燕;初審:王明瑞;復審:李琪;主審:曾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