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教育數字化轉型,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教學實踐深度融合,6月6日,超星集團資深培訓講師鄒艷華來到信息工程學院為全體教師開展“AI助教賦能智慧課堂”專題培訓。此次培訓聚焦超星平臺AI工具在教學全流程中的應用,通過理論講解、案例演示與實操演練,助力教師掌握智能教學技能,探索“AI+教育”創新模式。

培訓伊始,鄒艷華以“知識圖譜構建與AI助教協同應用”為核心,系統介紹了AI助教在備課、授課、課后管理三大環節的功能優勢。現場演示了AI教案生成工具,教師僅需輸入課程目標,即可自動生成包含動態知識圖譜的結構化教案框架;在課堂互動環節,通過人臉識別與語音識別技術,AI助教可實時生成學情熱力圖,幫助教師精準掌握學生參與度;作業批改模塊則展示了智能作文評閱系統,不僅能評定語言質量,還能提供邏輯優化建議。此外,針對專業課教學需求,鄒艷華還展示了如何利用AI算法將傳統實驗操作轉化為虛擬仿真程序,實現復雜知識點的可視化教學。
實操環節中,教師們分組體驗了超星AI工作臺的智能指令庫,該庫覆蓋200余個教學場景,支持個性化教學策略生成。例如,在《Java Web應用開發》課程中,教師通過AI助教實現了自動出題、代碼糾錯與編程建議推送,學生作業提交率提升30%,編程類課程平均成績提高15%。參訓教師紛紛表示,AI工具有效減輕了重復性工作負擔,使他們能更專注于教學設計與學生能力培養。
此次培訓不僅提升了教師的數字素養,更為學院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注入新動能。正如參訓教師所言:“當粉筆遇上算法,教育的未來將擁有無限可能。”隨著AI助教的深入應用,信息工程學院正逐步實現從“經驗主導”向“數據驅動”的教學轉型,為培養適應新時代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撰稿:呂志銘;圖文編輯:任磊;責任編輯:溫春燕;初審:王明瑞;復審:李琪:主審:曾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