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期,由黨員博士團隊領銜的贛州職業技術學院動物科學學院“牧心贛南服務隊”,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踐行紅色為農初心,為蘇區振興發展提供新質生產力。他們從瑞金中央蘇區山林水利局舊址出發,參與愛國主義教育講座,聆聽“吃水不挖井人”的“紅井”故事。在沙洲壩村,面向村民組織蘇區精神與傳統文化宣傳活動,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村民文化自信。
黨員博士科研團隊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把論文寫在廣闊大地上”的殷切囑托,對江西羽泰禽業有限公司、瑞金市養寶農業有限公司、江西燦達農牧有限公司以及雙胞胎飼料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考察調研與科技推廣服務,針對飼料配方優化、疫病防控改進、銷售新渠道等問題進行現場解答;實地走訪小型飼料生產車間、獸藥店和鄉村家禽市場,發放畜禽健康養殖手冊,傳授銷售新方法;他們還將博士科研團隊微生態飼料制劑與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研究成果及肉品質改良策略推廣到養殖企業與散戶,通過現場及線上指導,持續性開展技術服務,以新質生產力賦能高效生產、增加養殖收入。
在瑞金市葉坪鄉的田間地頭,他們普及健康養殖相關知識,積極幫助農民勞作;在瑞金市沙洲壩村回遷社區,他們調研留守老人的“急盼難愁”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反饋給社區管理人員;在留守兒童教育方面,他們為鄉村兒童開設寵物護理與安全教育班,培養孩子們的愛心與責任感,增強孩子們生活中識別與躲避危險的能力。
通過深入贛南大地,團隊成員用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殷切囑托,使團隊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同時也取得以下成效:
(1)激發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通過切身感悟與傳承蘇區精神,增強鄉村文化自信,學子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個人的價值只有在為國家和人民的奉獻中才能得到最大體現。
(2)提升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學子們在“輸出”最新健康養殖方法和技巧的過程中,也“輸入”了當前畜禽養殖所面臨的新問題與新機遇,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3)推廣綠色生態養殖和現代農業技術。學子們與博士科研團隊將綠色飼料添加劑的研發成果與技術推廣到養殖企業和散戶,使養殖戶樹立了綠色生態養殖新理念,提升了養殖技術水平,增加農業生產收入,為鄉村產業振興貢獻了力量。
(4)深化國情民情與“三農”情懷教育。學子們重點關注了現代畜牧產業的發展現狀和農業農村的實際需求,增強了對國情民情的認識和理解,厚植了“三農”情懷,強化了“強農有我、興農在我”的使命擔當。
團隊深入原中央蘇區,開展現代畜牧產業調研與技術推廣服務,樹立“投身農業、以農報國”的遠大抱負,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需要,為學院高質量發展貢獻新質生產力,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著青春力量。
(撰稿:龔旺、高凱;圖文編輯:萬麗婷;責任編輯:溫春燕;初審:龔旺、吳輝生;復審:李琪;主審:曾衛平)
版權所有:贛州職業技術學院 贛ICP備20002229號-1 贛公網安備 3607010200011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