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關于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汽車工程學院熒火青年志愿者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于7月12日來到永和鎮超果村“童心港灣”開展志愿者活動,關愛呵護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活動開始時,劉建鳳老師為孩子們講解有關于防溺水的知識,以貼近生活的案例為引子。她幽默風趣的語言、直觀形象的演示,瞬間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原本枯燥的安全知識變得生動有趣。

為了讓防溺水知識更加深入人心,志愿者們設計了防溺水手勢舞。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大學生志愿者與小朋友們手拉手,一起跳起了這套簡單易學、寓意深刻的手勢舞。

每一個動作都承載著對生命的尊重和對安全的渴望,不僅加深了孩子們對防溺水知識的記憶,也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羅俏同學分享道:“與孩子們一起跳舞的那一刻,我仿佛也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他們的笑容那么燦爛,那么純真,讓我深刻體會到關愛與陪伴的重要性。這次活動不僅加深了我們對防溺水知識的理解,更讓我們與孩子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紐帶。”

在后面黏土手工活動上,志愿者們與孩子們通力合作,捏出一件件充滿創意的作品。孩子們在創作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還提高了審美能力和創造力。而在幫助孩子們完成作品的過程中,志愿者們體會到了教育的多樣性與樂趣。

劉素娟同學表示:“看到孩子們專注地創作自己的作品,并將防溺水知識融入其中時,我感受到了他們內心的熱愛與才華。這次活動不僅激發了孩子們的創造力與想象力,也讓我學會了如何以更加生動有趣的方式去傳授安全知識。”

志愿者與小朋友們搭建積木,耐心地引導孩子們如何搭建簡單的結構,比如小房子、小橋或是他們想象中的奇幻城堡。小朋友們則發揮無限的創造力,有的獨自專注地搭建,有的則和小伙伴們合作,共同完成一個龐大的作品。

志愿者們帶領小朋友們玩起了傳統的投壺游戲。小朋友們一開始可能不太熟練,但在志愿者的鼓勵和指導下,他們逐漸掌握了投擲的要領,命中率也越來越高。每當有小朋友成功投中“壺”時,都會引來一陣歡呼和掌聲,整個游戲充滿了挑戰與樂趣。

隨著時間漸晚,“童心港灣”的活動也緩緩落下帷幕。我們相信,在更多像“童心港灣”這樣的社會公益力量的共同努力下,鄉村的孩子們定能擁有一個更加安全、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
(撰稿:寧寶龍;圖文編輯:萬麗婷;責任編輯:溫春燕;初審:張詩詠;復審:李琪;主審:曾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