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寒假期間,經濟管理學院數名同學積極參與了“返家鄉”的實踐活動,開展了一系列社區服務和志愿服務行動。他們利用假期的時間為家鄉發展和改善做出了積極貢獻。作為一項寒假實踐活動,同學們前期與當地社區負責人進行了項目溝通并參與到活動策劃中,并在社區居民的支持下展開了行動。在活動中,同學們主要關注社區居民的生活及情感需求,除了為大家帶來生活的便利,也體現著人文的關懷。
梁凱勁同學在贛州市訴訟服務中心進行實踐,參與了多個案件的卷宗整理工作,包括整理證據、文件和相關資料。整理案卷也讓他意識到細致和耐心的重要性,經過這次社會實踐,讓他更了解了法律的執行過程,通過觀察和學習,對訴訟程序和法庭規范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并提高了在庭審中的觀察和分析能力。也讓他意識到平時要多注重于提升自身安全意識以及提高處理事情的方式方法,這樣才能讓社會更加和諧美好,社會和諧美好,國家才會富強。


李秋萍同學在三江鄉東紅村實地走訪了50多家村民家庭檢查家中煤氣軟管是否已更換為金屬軟管,電線是否老化、雜亂等問題,提醒村民不在易燃物附近吸煙,亂扔煙蒂,并詳細記錄了發現的問題和改進情況,以便后續跟進和督促。同時開展年前走訪活動,對貧困黨員,生活困難老人、無人撫養兒童等進行探望關愛,在新年將至的時期為他們發放了大米、被子以及發放過年慰問金。


黃婷同學在南康區麻雙鄉東排村村民委員會做志愿者打掃街道衛生參與建設文明鄉村。給村民普及反詐騙知識以及幫助他們下載國家反詐APP,走訪村民,訪問村民們對鄉村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她認為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鍛煉了能力學到了一些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增加了社會經驗,增加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鄉村發生的諸多變化,感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給鄉村帶來了許多益處。接下來,她也會繼續積極參加各類志愿者服務。


黃永康同學積極參與到社區的環境整治中,在定南縣城西社區和社區工作人員在外宣傳毒品危害,宣傳網絡詐騙危害,宣傳普法知識等;在社區服務的過程中主要參與的是前臺的招待、宣傳、抄錄。他說:“通過這次實踐,我深深感受到所做的工作雖然微不足道,但卻也是對家鄉發展的貢獻,而且也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增強了自己的口頭表述,學會了與人交流,真正的走出課堂。”


宋昊同學參與了贛州市棲鳳社區的志愿活動。在一個月的時間內,他參與策劃了社區文化活動,聚集了社區居民的熱情參與。如為老年人開展健康知識講座、文明實踐站健康大講堂、防范電信詐騙安全知識講座、消防安全主題系列宣傳活動、“幸福社區 和諧鄰里”服務群眾活動、“賞年畫,過大年”作品展活動、棲鳳社區“迎新春暖心餃子宴”等活動。他認為作為一名大學生,應積極投身社區文化建設,并通過自己的行動影響他人。通過這些活動,不僅增強了自己的社會責任感,也感受到了幫助他人所帶來的成就感和快樂。


葉豪成同學在全南縣金龍大道的濱江社區和社區工作人員在外宣傳燃氣安全并排查了各個商鋪是否有火災安全隱患、宣傳抵制高價彩禮活動、看望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以及在前臺解決群眾問題。他認為在這次實踐活動中不僅培養了團隊協助能力、口訴表達能力、策劃組織能力,也提高了觀察和認識社會的能力,積累了許多寶貴的實踐經驗。接下來,他也將積極報名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拓寬自身視野。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美玲同學在安遠縣孔田鎮參加了“鄉賢敬老孝老新春慰問”活動、“迎新春送祝福義寫春聯”活動等;他們搬來了文房四寶、桌子還有春聯,將寫好的春聯用石子壓好,等待晾干讓村民自行挑選。村民們臉上都洋溢著新年的快樂。李美玲同學說在參加志愿者活動的這段時間里,領悟到了很多,也交到了很多朋友,一起微笑、服務,互相幫助,團結協作。以后也會積極參加志愿者活動,因為每一位志愿者,都是社會進步的推動者,是共同前行的力量。


以上這些同學僅為經濟管理學院的少數一部分,大多數來自團總支、學生會、大骨班等學生組織,他們奔走的身影和滑落的汗水彰顯了青年學生的擔當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同時也為廣大學生做出了優秀的榜樣。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返家鄉”寒假實踐活動,他們深刻體會到了服務他人的快樂和責任,他們表示將以后也將繼續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為家鄉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撰稿:張運華;圖文編輯:萬麗婷;責任編輯:溫春燕;初審:肖首榮;復審:李琪;主審:曾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