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認為:學校沒有紀律便如磨坊沒有水。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應當嘗試探索多樣化維持學校教育紀律的方式,而不是將教育懲戒作為維持紀律的唯一手段。汽車工程系本著育人為本為原則,積極探索實施心理輔導、教育監控、處分降解等違紀學生再教育制度,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錯誤與挫折,吸取教訓,振作精神,以積極心態面對學習和生活。
守護心理,做好心理輔導。學生處于青春期階段,心理情緒不穩定,處于一種自我叛逆與社會適應的交替階段,其自我意識、社會意識仍處于未完成階段,如果得不到及時關注與疏導,將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汽車工程系積極構建心理預警和心理輔導機制,建立系部、家庭、班級、寢室四位一體的違紀學生心理健康監督預警機制,系部學工工作人員、輔導員(班主任)不定期開展思想教育、談心談話、家長交談等方式及時掌握違紀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心理狀況并加以教育與心理疏導,充分利用系部、班級和寢室三級心理健康工作隊伍,及時發現潛在的心理危機。
育人為本,做好教育監控。為了幫助違紀學生充分認識到所犯錯誤的嚴重性,教育學生不再犯錯誤,本著育人為本原則,汽車工程系建立誠信檔案制度與課程考核制度。誠信檔案制度是指通過為違紀學生建立檔案的方式對其進行后續教育,主要包括違紀情況、處分文件、教育跟蹤及考核審查等材料,為違紀學生后續取消處分的重要參考。課程考核制度是指利用線上教學平臺從德育、智育、美育、法制教育、勞動教育等五方面建立再教育學堂,有效監控違紀學生再教育學習情況。
規范制度,做好處分降解。處分降解制度是通過對違紀學生的教育跟蹤與考核,按照受教育期間的綜合表現,給予違紀學生以原有處分降級或解除的獎勵性管理制度。汽車工程系嚴格制定“確定考察期-跟蹤考核-個人申請-輔導員(班主任)審批-系部審核”等處分降解制度,有效發揮了違紀學生再教育制度的育人功能。
自2023年4月實施違紀學生再教育制度以來,汽車工程系違紀學生積極參與獻血、社區植樹、文明集市宣傳、打掃教學樓等勞動教育、志愿活動,未出現再違紀現象。汽車工程系將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持德育為先,通過正面教育來引導學生、感化學生、激勵學生,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合適的教育來塑造學生、改變學生、發展學生。
(撰稿:明建平、劉林書;文字編輯:萬麗婷;責任編輯:林文君;初審:明建平;復審:李琪;主審:曾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