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廣大學生走出校門,探尋革命歷史,深入實際,更好地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融入社會,持續推進我院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改革創新。4月22日,學院組織開展“一課多師”“師生同臺”最美思政課暨贛州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第四聯盟體實踐研學活動。贛州市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南康區教育事業發展中心派老師指導研學活動開展。此次研學地點設在贛州市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等地。

在紀念館,學院思政課教師鄔成霞、劉苑冬給同學們上了一節別開生面的“最美”思政課。同學們在課前聆聽了《中央紅軍遠征勝利歌》、學習了毛澤東的《七律·長征》以及了解了長征精神。課上,學院思政課教師介紹贛州不僅是“客家搖籃”,也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是原中央蘇區的主體和核心區,是蘇區精神和長征精神的主要發源地。隨后,大家懷著崇敬之情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緬懷了革命歲月犧牲的先輩們。贛州市第三中學的管怡寧同學、贛州職業技術學院的李佳同學分別講述《一件羊皮襖的故事》《 一雙繡球草鞋的故事》。

在“新長征 再出發”的新長征廣場,全體師生集體朗誦了《青春中國》,大家重溫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親臨于都時的講話,并引導同學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繼承先烈遺志,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長征精神,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當天下午,全體師生到達硒博物館、潭頭社區參觀,通過一線思政課堂看變化,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贛南地區的發展勢頭和活力,堅定干事創業的信心,堅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好好學習,成為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此次思政實踐課程的學習,真正理解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將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努力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撰稿:彭璇;文字編輯:肖楠、任磊;責任編輯:肖志欣;初審:宋華;復審:李琪;主審:曾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