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7月12日,學院動物科學系“青年志愿者愛心扶農”暑期社會實踐服務隊來到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南安鎮梅山村黨群服務中心開展“愛心授農技,助力鄉村振興;喜迎二十大,重走紅色足跡”主題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7月12日上午,在南安鎮梅山村黨群服務中心,舉行了“2022年第22期就業技能培訓——家禽飼養員”開班儀式,參加儀式的有大余縣就業創業培訓股股長郭靈芝,南安鎮梅山村黨群服務中心梅山村第一書記肖修昆,村支部書記羅利聰,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大隊長鄧海富,學院動物科學系教師和志愿者們,村鎮中的部分養殖戶。
此次培訓由動物科學系師生與梅山村黨群服務中心共同開辦,培訓對象為梅山村脫貧戶、三類人員共計五十余人。培訓期間,主講教師的授課幽默風趣、貼近實用,學員們積極發言,展現出優秀的課堂氣氛。

為加強學員們對畜牧養殖方面的認知,志愿者團隊還向各位學員分發了動物科學系編制的《夏季家禽幾種常見傳染性疾病的預防》科普宣傳手冊。同時,還手把手地教每個學員如何在電子社保卡頁面端領取培訓券和打卡簽到、簽退。

7月12日下午,志愿者團隊還去了優秀養殖戶吳私精老伯的家中調研。吳老伯對志愿者提出的實際養殖方面的各種問題都進行了耐心解答,并且給志愿者團隊簡要講述了他的飼料調配、經營計劃、獸藥使用等一系列養殖經營技巧。熱情的吳老伯還邀請志愿者團隊參觀了他的立體生態養殖基地與果林菜園,為志愿者團隊逐一介紹了他們的品種類型與養殖價值,讓志愿者們學習到了很多實用的養殖技巧。

梅山村駐村第一書記肖修昆還帶領志愿者團隊參觀了梅關古道,詳細介紹了梅關古驛道的形成歷程及其歷史地位。師生們走在梅關古驛道,領會古人智慧,感受到了大余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驛道中演繹著不同時代的思想與沖突。
經過一天的學習與調研,志愿者團隊初步了解了大余縣南安鎮梅山村養殖業的基本情況,結合此次實踐的所聞所見所感,志愿者們紛紛表示,今后將努力學習,提升自我能力,為推動家鄉畜牧產業發展出一份力,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踐行“愛心助農授農技,鄉村振興促發展”的青春誓言。
(撰稿:周滿平;初審:吳輝生;文字編輯:任磊、肖楠;責任編輯:賴翀、余艷輝;復審:李琪;主審:曾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