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任務要求,提升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師資隊伍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8月18日,學校藝術設計學院院長余萬霞及教師利丹代表校非物質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中心在全國300余所高校遴選中,被錄取參加第三期全國非遺保護政策與實務培訓班。本次培訓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主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支持,中央民族大學、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承辦。

本次培訓旨在通過對非遺保護的國家戰略與職業教育使命、數字化保護為非遺創新賦能以及非遺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意義與文化認同等內容的學習,幫助全國各院校教師全面了解我國非遺保護實踐進展,樹立正確的非遺保護理念,系統學習相關政策與實務,探索實施非遺師資的培訓工作機制,推動培養一支明理論、懂實踐、會教學的非遺師資隊伍,切實提高非遺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能力,滿足我國非遺保護傳承的現實需要。
培訓班特別圍繞新時期非遺保護工作方針政策和近期重點工作任務,制定培訓方案,課程涵蓋宏觀概述、政策解讀、操作指南,培訓中還邀請了非遺領域的一線專家劉魁立老師對國家非遺保護工作方方面面的成果進行權威、系統梳理和全景展示。在國家圖書館進行非遺保護20周年成果展的研討活動中,相關組織方還幫助此次培訓的院校搭建起交流互商的工作群。培訓中反復深入強調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性,讓我們認識到非遺保護傳承不僅是文化事業,更是凝聚民族共識、增強文化認同的重要途徑,這對我校關于非物質文化傳承與創新、科研成果及人才培養有著重大的指導作用。非遺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撰稿:利丹;圖文編輯:任磊;責任編輯:溫春燕;初審:余萬霞;復審:李琪;主審:曾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