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關愛輔導員心理健康,提升職業幸福感,6月25日下午,我校學生管理與就業服務處聯合藝術設計學院在圖書館廉潔文化書屋成功舉辦“漆韻清心·育己育人”輔導員心理調適賦能沙龍。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吳躍文,黨委委員、副校長林梅,學生管理與就業服務處、各二級學院負責人和全校60余名專職輔導員齊聚一堂,通過專業講座、經驗分享和沉浸式非遺體驗,共同探尋心理調適之道。

活動特邀馬克思主義學院陳衍平老師作《輔導員情緒調節——做自己的情緒管家》專題講座,講座以互動游戲“在體驗中調節情緒”開場,通過角色扮演、情景模擬、案例分析等生動形式,分享了“移情法”“深呼吸調節法”等實用技巧,強調“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工作智慧。現場輔導員積極參與互動,讓大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了情緒管理的有效方法。
在經驗分享環節,藝術設計學院輔導員羅蓉老師從“認知重構”“流程優化”“能量管理”三個方面,為輔導員減壓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現代服務學院輔導員余艷輝老師分享了如何降低煩惱指數的經驗。兩位老師鮮活的案例和幽默的表達贏得陣陣掌聲。
漆扇制作環節將此次活動推向高潮。在專業老師指導下,輔導員們通過調漆、漂漆等工藝,在扇面上創作獨特紋樣,體驗到非遺藝術水漆扇療愈的魅力。“看著五彩斑斕的漆料在扇面上自然流淌,仿佛所有的壓力都隨之消散了。”一位參與活動的輔導員如是說。

林梅在活動點評中強調,希望每一位輔導員都能在忙碌中保有自我覺察的智慧,在壓力下找到從容前行的力量,以健康的心態培養健康的學生,保持教育最美的底色。

吳躍文在總結講話中從輔導員隊伍的重要性、輔導員的定位及成長、輔導員如何管理好情緒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闡述。他指出,輔導員隊伍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力量,是學生思想引領與成長服務的指導者,一支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校園的和諧穩定至關重要。他鼓勵輔導員們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加強心理學、管理學等理論學習,注重說話溝通的藝術,在服務學生的過程中實現自我成長。針對情緒管理問題,他結合自身經歷,分享了如何在高壓工作中保持平和心態的經驗。他表示,輔導員工作壓力大、事務繁雜,容易產生情緒波動,但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是職業素養的重要體現。他建議輔導員們學會合理宣泄情緒、理解情緒并且接納情緒,通過運動、閱讀、交流等方式調節情緒,同時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以穩定的情緒狀態面對工作和學生。

活動尾聲舉行了簡樸而莊重的流動旗交接儀式。藝術設計學院將象征著“匠心育人”精神的旗幟傳遞給學生管理與就業服務處,下一站將走進現代服務學院。
據悉,本次活動是我校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后續學校將持續開展相關系列活動,為輔導員專業成長搭建更多平臺。參與活動的輔導員們表示,這種“專業+藝術”的賦能形式新穎有效,既學到了實用技能,又獲得了心靈慰藉。
(撰稿:謝艷芬;圖文編輯:任磊;責任編輯:溫春燕;初審:林洪斌;復審:李琪;主審:曾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