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曾衛平報道:贛州職業技術學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通過“四個創新”切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親和力和針對性,構建內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新格局,推動“三全育人”走深走實。
創新教育理念,建立“三全育人”長效機制。學院遵循高等職業教育規律和大學生成長成才特點,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三全育人”長效機制。根據教學實際,學院對《馬克思主義思想概論》等課程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明確課程定位、授課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效果等,將“三全育人”的教育教學理念落實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全方位和全過程。
創新教學方式,讓思想政治課堂“活”起來。學院充分利用贛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傳承和發揚革命歷史文化傳統,通過課前“唱一首紅色歌曲、講一個紅色故事、誦一段紅色家書、讀一篇紅色故事”等方式,用紅色基因引領青年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培養艱苦奮斗,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在“紅色走讀”活動中,鼓勵學生走出校園,帶著問題到紅色旅游景區景點等進行調查,加深對國情社情的認識和理解。同時,學院還將線上與線下、課堂與課外、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重點通過創新實踐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社會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創新備課模式,推進“三進工作”取得實效。學院組織思政課教師在每月的教師政治理論學習中,努力增強思政課教師教育自信、教育自覺、教育責任和教育使命,發揮好思政課“主渠道”的作用。同時依托新文明實踐中心,組織思政課教師進行“青馬學社”宣講,增強學生艱苦奮斗精神和高度的歷史使命感、責任感,引導和激勵青少年傳承優秀的歷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創新培訓方式,全面加強思政師資隊伍建設。學院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的政治素養、思想素養、理論素養、道德素養、實踐能力素養和發展性素養的水平。經常性邀請贛南師范大學、江西環境工程學院等兄弟院校優秀思政課教師來校交流,經常性組織年青的思政專任教師參加省教育廳、省哲學社會科學骨干研修班的培訓,幫助年青的思政教師開闊視野,掌握鮮活的第一手思政素材,以便他們更好地吃透教材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